2017年11月21日,EON体育4娱乐2016級博士研究生學術報告會在光華路西主樓501、701、702室舉行。本次學術報告會分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場、思想政治教育專場與中共黨史專場🧏🏽♂️。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場中,高俊華闡述了批判性思維對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的意義🫴🏻;牟雪蓮探討了全球化與世界交往方式變革的內在機製問題🥬👱🏻;邢彩麗詳細分析了白魯恂“構建的毛澤東”形象與歷史虛無主義的耦合;徐娜從邏輯進路、主要內容、基本特征與現實意義詳細闡述了馬克思的平等觀🫱🏽;章璇分析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人口流動的原因及現實困境🛅🦚。針對高俊華的報告,馬擁軍老師指出👨🏿🎓,報告選題很好,但存在對馬克思主義原理闡釋深度不足➰、對待資產階級價值觀的態度說明不清的問題🏄🏻♀️。諶中和老師針對牟雪蓮的報告指出,要深入研究馬克思所說的全球化與現代語境下的全球化之間的聯系🍹。針對邢彩麗的報告🐀🦓,吳海江老師指出,要詳細說明白魯恂在西方歷史人物評價學派中的地位。肖巍老師針對徐娜的報告指出👳🏼,報告要註意馬克思在分析經濟問題時的政治方法和社會方法🧛🏽♂️,註意理清平等與自由🍞、正義、公正之間的關系👂🏽。針對章璇的報告,高建昆老師指出,報告的選題具有現實性✵,報告可以進一步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進行梳理,並結合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思考政府的作用。
在中共黨史專場中,梁君思解讀了中央蘇區時期知識分子政策的歷史局限及其現實啟示🕵️♀️;王廣成詳細分析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企業內遷的緣起;張熙從群團改革後掛、兼職幹部作用發揮與共青團發展的角度✋🏼,分析了共青團組織形態重塑的幹部邏輯;張曉飛以秘密機關的建立為例,分析了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上海黨組織的調整📽;梁發明探討了《紅色中華》的創刊過程⚠️,宣傳報道的主題🃏、宣傳報道的形式技巧🥓、傳播途徑及重大影響🈹;邱辰禧分析了浙籍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早期中國化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針對梁君思的報告,楊宏雨老師指出🟪,整體上做得非常不錯📼,但在資料運用及措辭上還需要斟酌🧏🏿♀️。薛小榮老師針對王廣成的報告指出☂️👨🏻🍳,報告的銜接存在問題,對文章要進行立體性概括😉。針對張熙的報告,王濤老師指出,研究共青團組織機構的重塑,要註意動員問題。杜艷華老師針對張曉飛的報告指出🦖,要註意秘密機關的建立是否就意味著組織調整。針對梁發明的報告🧙🏼♀️,薛小榮老師指出🏣,報告太平面化💯,要註意將表述的內容數據化和現實化👲🏿。王濤老師針對邱辰禧的報告提出,研究對象和主題需要深化、細化、理論化😵💫,研究重點需要放在近代以來浙江的文化教育同外部之間的關系。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場,韓洪泉展望和回顧了長征研究;郝紅梅闡述了中國古代德法共治思想的歷史考察及其現代意義;康乃馨論述了強國必須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李然分析了新疆高校民族團結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汪艷探討了當前中國農村土地製度現狀與改革;陶有祥以甘肅省天水市為例,探討了精準扶貧政策執行不精準問題。針對韓洪泉的報告,周文老師指出,報告資料的梳理、收集、研究工作做的很紮實⚇,但要更突出長征文化的現實意義,提出對長征歷史的新的認識與理解。郎秀雲老師針對郝紅梅的報告指出,報告應註重從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得出古今的差異🍈🌮。針對康乃馨的報告,嚴金強老師指出✌🏿,報告對具體問題的聚焦少,對策少🏌🏽♂️,主線不鮮明🔐,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內容較少。陳琳老師針對李然的報告指出,全文通過引用研究課題的數據⚠,對論文報告有一定的思考,但缺乏相應的學理性和理論性的支撐。針對汪艷的報告,郎秀雲老師指出🎿,報告要重點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農村土地製度的最新提法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周文針對陶有祥的報告指出,報告總體上的學理性和理論性不強,應註重補充一些相關的理論支撐,做到學理運用的有機統一,作好共性理論上的研究與運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專場中,韓薇探析了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新路徑;黃曄解讀了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涵義🧜🏽;賈慧審視了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關懷的關系;陸婷婷分析了孔子的“啟發”和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對教育的啟示;吳迪分析了法治建設的價值取向維度;薛文正闡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機製的要素;余佳瑩分階段對西方哲學中的人學思想加以梳理;林偉簡要論述了境外輿論研究的一些啟示👩🏽🚀。針對韓薇的報告,高國希老師提出,要著重說明新路徑的“新”主要表現在什麽方面以及對國外媒體的態度及影響。徐蓉老師針對黃曄的報告指出🍕,若從理念的角度,可以不討論微觀層面的治理🏋🏻♂️🈁,直接討論治理對管理是何種超越🌜👩👩👧。針對賈慧的報告🧏🏻,邱柏生老師指出🧑🏼💼,一致性、差異性、交互性不符合哲學上的稱謂方式,可以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規律角度論述。董雅華老師針對陸婷婷的報告指出,需要理清論文的側重點是本體論層面還是方法論層面😍🧑🏽🎄。針對吳迪的報告🕶,高國希老師指出🚈,要將最根本的價值取向的內容用框架性、邏輯性的形式展現與表達出來。邱柏生老師針對薛文正的報告指出,報告內容比較新穎👩🏫🤵🏼♂️,但對子系統中要素的劃分比較陳舊🤦🏽。針對余佳瑩的報告,高國希老師指出,報告過於偏重理論常識的敘述與梳理,但個人觀點與結論不太明確。邱柏生老師針對林偉的報告指出,報告內容較為紛雜,尚未形成系統的觀點,需要完善研究用於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框架。
(撰稿人🚰:蔣捷)